学术月刊

基于卢因行为模型的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 

来源:学术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4

0 引言

随着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人员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进行学术信息交流已逐渐成为趋势。相对于通过学术性出版物、学术会议论坛等进行学术交流的传统模式,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学术交流在时间、空间、经费、精力等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而且,通过社交媒体,高校科研人员能够以较低成本发现与自己有相同学术兴趣爱好的同行,并建立友好科研合作关系。然而,社交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使得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充满不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积极性。因此,研究挖掘影响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影响因素,能够有针对性地促进高校科研人员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学术交流,有效发挥社交网络在知识共享、科研创新等学术交流上的作用,从而为搭建以社交网络为载体的创新型学术合作网络提供参考价值。

1 研究综述

目前,在信息交流行为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赵康对协同科研环境下我国科研人员信息交流行为进行考察,分析不同科研群体的交流行为是否存在差异性,发现我国科研人员对数据的交流行为增加,网络化信息交流成为普遍趋势,对信息基础设施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学科领域、团队属性及任务属性的不同导致信息交流行为的差异性[1];郭颖对大学生微信用户进行问卷调查,旨在研究五人格对大学生微信用户信息交流行为的影响[2];李鹏利用场所理论对信息聚集地进行分析,明确信息聚集地的信息交流行为场所定位,探索信息交流行为场所研究范畴[3]。

在学术信息交流行为研究上,主要集中在学术信息交流模式探讨[4]、学术信息交流体系构建/机制研究[5]以及学术信息交流实证分析[6]等方面。

在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上,薛杨基于沉浸理论视角分析了交互性、易用性的企业信息平台特性及有用性、娱乐性的企业信息质量特性对微信用户沉浸状态的影响作用,并在刺激—机体—反应范式下,构建了微信营销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理论模型[7];徐美凤从知识共享主体间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学术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8]。

由此可见,信息交流行为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学术信息交流行为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从实证研究中发现社交网络中学术信息交流行为的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加强。

2 理论来源与假设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著名的“卢因行为模型”,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并对影响行为的多种因素做出了最基本的归纳和划分,其结论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广泛适用性。卢因行为模型提出:

B=F(P-P1,P2,…,Pn,E-E1,E2,…,En)

其中B代表个人行为,P代表个人内在条件,P1,P2,…,Pn表示构成内在条件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因素,E表示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E1,E2,…,En代表构成环境的各种因素。该行为模式表明人类的行为方式和强度主要受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9]。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作为一种人类行为,同样适用于“卢因行为模型”,其具体行为受内在条件(P)和外部环境(E)影响。本研究结合具体的行为理论探讨分析影响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的具体内在条件因素(P)和外部环境因素(E)。

2.1 内在条件影响因素分析(P)

(1)P1:行为意向(BI)。理性行为理论指出行为意向是实际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个体的行为意向越强,将会越努力实施相应行为[10]。学术信息交流行为意向是指高校科研人员借助社交网络进行学术信息交流的主观意向的强烈程度。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提出以下假设:

H1:行为意向对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2)P2:价值感知(VP)。基于感知价值理论[11],本研究认为,高校科研人员在社交网络中的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受其所获取价值影响。Dunne等研究发现信息有用性能够激发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参与动机[12];Kim等人研究了消费者使用移动银行动机和信任的关系,实证了消费者感知的移动银行的相对利益对消费者初始信任和使用移动银行动机有显著的影响[13]。因此,在社交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信息交流往往受到利益价值的驱使,如科研人员通过学术信息交流可以获取所需知识、寻求学术乐趣、提高自身的学术声望、与其他学术群体建立合作关系及实现自我价值。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上一篇:梁启超国民教育思想中智育与德育价值变化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