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
总结交流会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联合举办。
获第一轮“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资助的项目负责人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分享了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梯队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代表、同济大学教授徐蓉、复旦大学高级讲师陈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闫方洁分享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教学中不断获得成长的生动经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国情调研专项代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孙晓艳、复旦大学副教授宋道雷分享了深入开展国情调研的收获与体会。
六位获得资助的教师代表,充分利用马学科发展支持计划提供的机会和条件,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反哺教学,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刊物代表《学术月刊》总编辑姜佑福分享了刊物始终坚持严把政治关,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守学术本位的办刊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繁荣和发展。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三年来上海马学科发展的丰硕成果。他强调,上海不断夯实马学科发展基础,强化学科支撑和服务教学能力,努力构建马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新时期,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将继续坚持“支持教育、服务教育”的宗旨,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分工合作、协同推进,助力马学科人才的培养和壮大,进一步助推上海马院马学科建设,争取在加强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研究、促进课程教学建设以及推动学科后备人才培养上实现新的突破。
长期以来,上海高度重视马院、马学科建设,通过设计顶层制度,创新方法载体,建设人才队伍,加强经费保障,全面加强马院马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布局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高原学科建设。
已经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大学布点建设了4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建设了3个市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院,推出了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智库。
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
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高校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三年来,高校马学科学位点的数量在过去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逐步推进马学科人才梯队建设。
近三年,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每年都以100人以上的数量在增加,2019年增加149人,其中还有31名教授。
其中,受到“马学科发展支持计划”资助的教师中,1人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人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承担中央马工程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1项,1人负责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3人成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6人成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成果丰硕。
马学科建设推动了思政课教学改革,育人成效明显。
以马学科建设成果为深厚的学理支撑,上海从战略高度构建了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支撑、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着重突出了课堂育人主渠道。
在推动马学科建设中“开门办思政”。
在全国首次创新性地引入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等社会资源支持思政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各界支持马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优化马学科建设管理的治理体系,构建合力育人大格局,在推动思政工作中形成了典型示范作用。
据悉,新一轮“上海马学科支持发展计划”即将实施,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每年将继续对马学科发展支持500万元,主要包括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突出荣誉奖”评选,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中青年拔尖人才和上海学校思政课建设特聘专家发展,实施国情市情调研专项资助、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刊物专项资助、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专项资助和思政课选修课教材编著专项资助等专项资助计划,持续推进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上一篇:沈渭滨|为历史乐此不疲
下一篇:没有了